最近逛贴吧时,看到一个挺火的帖子——不少人抱怨交了20年社保,到退休领的钱才1800多块,觉得亏大了,不如自己攒钱养老。作为一个快退休的职工,我也算是认真算过这笔账,想跟大家聊聊:20年交社保和20年自己存钱,两种养老方式到底差在哪儿。
先说说数字。假设某人从2005年开始,每个月老老实实交社保,到2024年底一共缴纳119053元左右。到了2025年60岁退休,根据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和缴费指数,他每月能领到1886块养老金。这笔钱包括基础养老金1361元,还有个人账户524元左右。
听起来不多,但这里有个关键点:你用这笔养老金,一般五六年就能把之前缴的钱“赚”回来,而且这钱是终身发放的,不管你活多久都不会断。而且国家还会根据经济情况适当调整养老金水平,这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。
再看如果不交社保,而是每个月把这些钱存在银行吃利息呢?按目前2%的复利计算,20年来本金加利息大约139000元。但问题来了,你退休后要按月取1886块生活费,这些存款撑不到七年就见底了,也就是说67岁以后没啥积蓄,只能靠家里人或者其他途径凑合生活。
更别提现在我们平均寿命已经超过78岁,如果只靠自存的钱养老,很可能晚景凄凉。相比之下,社保这种“越活越值”的模式才靠谱得多。
还有个被忽视的问题叫通货膨胀——简单说就是物价涨得比你的银行利息快,你手里的现金实际购买力在缩水。而国家发放的养老金虽然涨幅有限,但至少会定期调整,让你的生活成本压力稍微缓解一点。这也是自存资金难以匹敌的一点。
另外,说到隐藏福利,其实单位帮你一起出了一部分费用,还有财政补贴支持,这让基础养老金基于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,有种杠杆效应,是个人单独攒钱怎么也比不了的优势所在。
那普通老百姓该怎么选?我觉得结论很明确:
第一条线肯定是坚持交好社保,它是一道安全网,是稳定可靠的底线保障;
第二条线可以考虑理财、基金等方式做补充,但千万别指望它替代社保;
第三,如果你是自由职业者或者个体户,也别偷懒,该参加灵活就业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参加,即使待遇低点,总比没有强;
第四,现在有人担心回本周期长、待遇增长慢,其实这是经济发展阶段的问题,但它最大优势没变——活多久领多久,你死得早赔不起但长寿绝对划算!
最后,我想说句糙话:养老不是赌命,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自己短命吃亏的人身上是不现实的。咬咬牙坚持交好自己的社会保险,以后心里踏实;剩下的钱再去规划理财投资,那才是真正稳妥靠谱的人生策略。
大家伙儿都掂量掂量,到底哪条路更合适自己的情况,好好规划未来吧!毕竟,人这一辈子最怕的是到了晚节无依无靠,那可真不是闹着玩的事儿啊。
#跃见2025#
亿策略-亿策略官网-微信股票配资-个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